南宁东部新城近期迎来重大建设进展,18条园区道路(总长约30公里)已具备通车条件,标志着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迈入新阶段,产业新城加速崛起的态势进一步凸显。这些道路分布在伶俐工业园区和六景工业园区,包括江南17号路、纬九路等关键路段,部分项目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实现提前通车,为首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道路建设的突破性进展此次通车的18条道路中,江南17号路(2号路—29号路)针对企业通行需求优化了排水工程路由,仅用55天完成半幅主路建设;六景工业园区纬九路(经一路—太阳纸业南门段)则提前10天实现通车,直接服务太阳纸业等重点企业的物流运输。这些道路的建成不仅完善了园区内部路网,更通过张村至六景市政道路等主干线与南宁主城区实现高效连接。张村至六景市政道路作为首条连接主城区与东部新城的双向八车道城市大道,全长27.48公里,通车后大幅缓解泉南高速的交通压力,使主城区与新城的通勤效率提升30%以上。 二、产业集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东部新城已形成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高端造纸、化工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伶俐工业园区聚集了比亚迪电池、多氟多电池、合众新能源汽车等龙头企业,2024年新能源电池投产产能达60GWh,产业产值增速超过135%。六景工业园区则依托南宁港六景作业区,重点发展临港加工与跨境物流,太阳纸业、潮力再生铝等企业通过平陆运河建设带来的交通枢纽优势,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并拓展东盟市场。新材料产业园(南区)作为南宁首个专业化工园区,已启动建设并引进法国爱森集团造纸化学品、南宁盛鑫新能源锂盐等项目。园区规划用地约1万亩,配套建设特勤消防站、污水处理厂等设施,预计2025年公共服务配套基本完善,将成为化工新材料产业的核心载体。 三、政策支持与未来发展布局南宁市将东部新城作为“一体两翼”产业格局的“东翼”,通过土地收储、资金保障等措施全力推进建设。2022-2023年,东部新城累计收储工业用地超1.1万亩,占全市工业用地收储总量的近50%,并争取到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资金超百亿元。规划层面,东部新城以160平方公里规模统筹布局,形成“一核双轴三廊多组团”的空间结构,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临港物流、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并规划建设轨道交通S3号线、云巴线路等公共交通网络,目标到2035年形成55-65万人口规模的现代化新城。当前,东部新城正以“港产城园”深度融合为路径,依托平陆运河建设机遇,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发展新引擎。2025年一季度计划新签约5个超5000万元项目,投资总额达25亿元,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效应。随着道路网络的持续完善和产业生态的不断优化,南宁东部新城正成为首府产业升级和向海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