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人身险预定利率再度下调,分红险产品逐渐成为保险行业的主推产品。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具体分析: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情况:今年7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文称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此前1月和4月的研究值分别为2.34%和2.13%,触发了预定利率调整机制。根据相关规定,保险公司调整了新备案产品的预定利率,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从2.5%下调至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从2.0%降至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为1.0%。分红险产品成为“挑大梁”角色的原因 相对优势凸显:分红险保底收益降幅较小,仅比传统险低0.25个百分点,却还能提供浮动收益分享。在传统寿险保底利率从2.5%降到2%的情况下,分红险的相对优势更为明显,有望成为寿险市场的新主角。 降低负债成本:分红险的红利可分可不分,若未来投资收益下降,可少分甚至不分红利,这样就能将成本锁定在保底收益水平,只要资产收益率不低于保底收益,就不会产生利差损。因此,分红险有助于保险公司降低负债成本,防范利差损风险,这也是保险公司大力推广分红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符合监管导向:监管部门通过利率机制引导分红型保险产品发展,促进人身险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此次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仅作小幅调整,给后续产品开发留下了空间,各人身险公司也正积极发展分红型保险。保险行业的应对情况:从上市险企发布的数据看,头部公司均已在新单业务中大幅提高了分红险占比。中国人寿今年一季度分红险新单保费占比达到51.7%,并计划未来继续提升;中国太保寿险一季度分红险新单占比18.2%,同比大幅提高16个百分点;中国平安寿险管理层则公开表示,分红险未来将成为主力产品,新单占比可能会超过50%。此外,2025年上半年新推分红险259款,占寿险新产品总量33%,数量已达2024年全年的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