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度银行跟踪评级报告密集发布,中小银行信用评级的分化态势引发市场关注,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具体情况如下:评级上调情况:年内已有9家城商行、农商行迎来评级上调,其中6家跻身AAA最高评级序列。例如,秦皇岛银行、江苏长江商业银行、长城华西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分别由AA上调至AA+;杭州余杭农商行、富滇银行、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绍兴银行、日照银行则从AA+升至AAA。评级下调情况:常德农商行、山西平遥农商行、贵州花溪农商行等则遭遇评级下调。其中,常德农商行的主体信用评级由AA-降至A+,山西平遥农村商业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由BBB+降至BBB,贵州花溪农村商业银行的主体评级由A+降至A。评级上调通常意味着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等核心指标获得市场认可。地方政府注资以及自身盈利能力的改善成为本轮中小银行评级上调的主要推手。例如汉口银行2024年完成定向募股,新增股东主要为武汉市属、区属优质国企,增资后国家股及国有法人股合计占比提升至68.49%,政府支持意愿增强使其主营业务发展获得优势,评级得以提升。而评级下调的银行则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包括贷款风险暴露且拨备不足、盈利能力弱化甚至陷入亏损境地、资本水平难以达标、贷款行业及客户集中度偏高等。以贵州花溪农商行为例,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至6.80%,逾期贷款占比上升至24.29%,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2.50%,因资产质量下滑、盈利能力恶化等因素,评级被下调。
|
|